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我在初唐开杂货铺> 第330章 改造加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0章 改造加速!!!(1 / 2)

骊山脚下。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仓库的钢骨架和顶棚终于搭建完成。

接下来开始安装阳光板。

然后安装门窗,拉电线,装发电机。

一番忙碌下来,又用了一周时间。

终于,一个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仓库呈现在了庄舟眼前。

看着眼前的仓库,庄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总算是把这件事给办妥了。

有了这仓库,以后现代的东西都将从这里进入大唐。

而这里,将是连接大唐和现代的渠道口。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他的打造大唐大业了。

因为有了敬献精盐和水泥制法,如今庄舟在朝堂的威望越来越高。

那些原本还不太瞧得上他的人,如今都已大有改观。

不得不为庄舟的才华和大公无私所折服。

试想一下,单就这精盐制法若是交给世家大族,便可以富甲天下。

可庄舟倒好,全然不在意就给献了出来。

还有这水泥制法。

如今这段日子,将作监也陆续开始制作出了水泥。

并开始在长安多处使用,铺设道路。

但凡有见识的人,都看得出这水泥的用处有多大。

仅仅是修房造屋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另外。

水泥还可以铺路架桥,修筑城墙。

这用处可太大了。

甚至有那样一天。

等到水泥普及大唐天下,那该是如何的一番景象?

真是不敢想啊!

现在的将作监也是格外耀眼。

有了李二等朝臣的重视,经费拨付就远超以往任何时候。

将作监也是争气,尝试着各种不同的原材料。

以期找到制作水泥,最好的配方。

同时。

将作监也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加班加点的搞。

想的是能够更快地满足大唐对水泥的需求。

现在才是贞观七年,需要基础建设的地方可太多了。

市场量巨大啊!

而这段时间里,因为骊山开始下雪。

庄舟也就没再去骊山。

现在就想着赶紧多搞点水泥出来。

先把长安到骊山这段路铺出来。

有了水泥路,以后交通就方便了。

接下来,甚至电动三轮车都可以先搞过来拉货了。

明面上来看,庄舟都是处处为着朝廷考虑。

可打心底,就是想把自己的事业搞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庄舟作为技术指导,也得到了将作监中许多工匠的尊敬和钦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唐的水泥生产线终于建立了起来。

这种神奇的材料开始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大唐的建筑业。

也因为这神奇的“水泥”,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从皇宫到寺庙。

从桥梁到道路。

处处都可以看到水泥的身影。

它为大唐的建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坚固和美观。

也为大唐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庄舟看着这一切,心中无比欣慰。

因为这都是因为他的参与,而让大唐的历史轨道出现了拐点。

不过嘛!

这才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呢!

……

时间一天天过去。

水泥的制作已经逐渐步入正轨。

接下来的日子里。

庄舟又开始着手将精盐制作之法整理成册,并呈交给了李二。

李二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召下旨设立了专门的盐务机构,负责精盐的生产和销售。

在庄舟的帮助下,这个机构采用了类似于后世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精盐的产量和纯度。

而精盐的价格,也被朝廷严格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了百姓们能够吃得起盐。

随着时间的流逝。

大唐的百姓们逐渐发现,他们餐桌上的食物变得更加美味了。

原本苦涩难咽的盐巴,如今已经变得纯净无味,更是能凸显出食物本身的鲜美。

这一切的改变,自然都得益于庄舟的精盐制作之法。

随着精盐、水泥的出现,庄舟的下一步计划也逐渐清晰起来。

他准备逐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将现代更多的好东西引入这个时代。

比如着手建设砖窑厂、瓦厂、酒厂、纺织厂等。

还有,庄舟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搞的电厂。

至于那些太高科技的东西,现在还弄不了。

不过手工业、农业却是自古就有的。

像是砖瓦之类的,在秦汉时期便已经出现了。

纺织业也是可以着重发展。

而且。

对庄舟来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引发工业革命。

因为电能的发现,人类历史进程是完全可以越过工业革命。

直接进入电力时代的。

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

接下来。

庄舟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点,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