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武侠修真>我怎么成金融圈大佬了?> 321,吕天亮的逆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21,吕天亮的逆袭(1 / 2)

一个亿,这是林静怡的要求。

小丫头甚至都不知道一个亿是啥概念。

实业,张远不懂,更给不了建议。

但是,就脑子里诸多关于大厂的记忆。

这种额度的投入,这种纯粹的实体企业,张远觉得:

和在街边摆摊子卖小零食就不是一件事情,跟吕天亮搞的代理也不是一回事。

这玩意它是分工明确的社会化活动。

那就研究吧。

再说了,明天要北上。

没了他的支持,高低要看看劲头十足的林静怡能搞出什么花色来。

一大早,鸡贼的林静怡直接打电话:

“哥,你忙不忙?”

竖起耳朵偷听的张远得承认,自己搞不定的东西,借助于资源。

这方面,小丫头用的活灵活现。

这個电话肯定是给林航的,因为林海涛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金融操作的比较多。

林航问道:“静怡有事吗?我下午就到金陵了”

“我知道你来金陵,下午过来的时候带几个人过来,分别是董事长助理,生产部那个副经理,生产部助理,研发部的副经理,还有财务来个厉害点的,人事嘛,就负责人,你把这几个人带上”

“张远要求的?”

“不,我要求的”

“???”,林航这次会跟着张远北上,确实带了几个人,主要是助理和研发部门的。

原以为张远要求多带点人,哪成想是自家小妹要人。

林航犹豫了下,总觉得小妹这么要求,会让张远那边难做,于是道:

“静怡,我去顺天不用带这么多人吧,我知道你好心,但真用不上啊”

林静怡“呵呵”一笑,“哥,这些人我要用,你带过来就是了”

“你用?”

“我要创业了”

“噗~,你说啥?”

“我现在还是不是盛德的董事长了?”

“是”,林航憋屈的回道。

林静怡眯了眯眼:“我现在以董事长的名义要求你把人带过来,有没有问题?”

林航想了想,这个要求还真拒绝不了。

挂了电话,他犹豫了下,还是给张远打电话:

“张远,静怡要创业的事,你知道吗?”

“知道”

“她胡闹你就不管管啊”

张远倒是想管啊!

可昨晚小丫头都表现出那么大的诚意了,还怎么管。

想了想,张远道:“善于利用资源,这是一个合格老板该有的品质,这次创业,我觉得她不会赔”

“额,那行吧”

你有钱,你给她烧。

林家的债还有2亿多,公司还要扩展。

人,可以给几个。

钱。

抱歉,一毛没有。

......

下午,借助远海的会议室。

林静怡,吕天亮,还有林航带过来的人,再加上张远。

小会议室满满的。

此时,吕天亮站了起来。

在没有潜规则订单的情况下,一家实体企业能不能创办,得看产品,得看市场情况。

原本准备搞代理的吕天亮,自然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2004年的咱们国家的电动车市场,可分为四大版块即:第一集团浙省版块、第二集团京畿为代表的北方版块、另外还有粤省为代表的南方版块,以及刚刚兴起的苏省版块,其中年产销辆在6万辆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控制全国近70%的区域市场,因而整个市场运行大体平稳,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年产销总量在680万辆左右,据不完全数据显示,还有130万辆左右为白牌产品”

“2005年,电动车年产销量950万~1000万辆左右,白牌产品在240万辆左右,其中价格是导致电动车市场最不稳定的因素,尽管电动车四大版块的区域强势品牌控制着绝大部分区域市场,但部分区域二线品牌、家庭作坊、行业新进入者也想分得一杯羹,扯起了低价竞争战策略的大旗,以此来扰乱市场,另外,四大版块区域品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也在暗中较劲,其中豪华型电动车几大品牌竞相降价,这些都是导致电动车价格战的不确定因素”

“...”

“对比入世以后两年的数据,再比较04和05年的数据,我认为电动车市场已经开始进入成长期”

“这是关于2005年电动车市场的一份调研报告”

一份调研报告细分的东西非常多,比如目的,方法,样本总量和构成,调查发现,总结和建议等等。

张远只会囫囵吞枣的看,因为这份报告有26页。

林航不一样。

作为专业人士,他非常好奇这个小年轻的能给出什么样的惊喜。

消费者认为电动自行车的优缺点。

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情况。

消费者更换或新买电动自行车的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电动自行车时所重视的要素。

消费者获得电动自行车信息的途径分析。

消费者对生产厂家的要求分析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