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 122 章 姑娘请披黄袍(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2 章 姑娘请披黄袍(八)(2 / 4)

下一刻,她摆摆手,继续看舆图上的山河。

“没事儿,有阿娘在呢。”

阿姐这般厉害,就应该考科举当官,跟姨母一样走到朝堂上,阿娘才不会让阿姐早早就成婚呢。

“有些人真奇怪,自己都是园子里的花,偏偏到处招摇,要把外面长得正好的松柏也招进院子里当花。”

小姑娘哼哼唧唧嘀嘀咕咕,突然笑了。

她找到了南江府!阿姐说那边有最灵的骑鹅娘娘庙!

另一边,孟月池已经到了藏书阁的三层,因暑热临江,书阁在中午时候总是门户大开,只为了能将书阁里的水汽多散些出去。

在此当窗而坐,执卷苦读,是不少人夏日消暑的绝妙之法

看见孟月池来了,已经等在此地的几个少年男女纷纷起身同她打招呼:

“孟科首。”

之前在住处和自己妹妹挤眉弄眼的孟月池,此时的脸上带着浅笑,对众人点头致意。

“各位同窗久候了。㈤_[]㈤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的年纪明明比别人都小,别人看她的时候却都有几分敬意。

“这是之前石城文会的文章,诸位应是都有所耳闻,尤其是这篇《论货殖与民》,我已经誊抄好了,各位可以尽管拿去看。”

将书箱打开,把誊抄好的文章分下去,孟月池寻了一圈,想要找个地方坐下。

穿着一身魏红锦绣的墨怀袖独坐了一排,见她被寒门出身的刘秀娥招过去同坐,又轻又冷地哼了一声。

“好,此篇文章确实极好,难怪江南道那边文坛震动,都说又有奇才。”

“做这文章的陆寒城今年才十七岁,堪称少年天才。”

“据说他今年要参加秋闱,淮琢,可惜你是明年去应省试……不然我还盼着你们俩龙争虎斗一番。”

顾淮琢听见有人说自己的名字,抬起头,愣了下才知道对方说的什么,笑了笑,说道:

“寒城兄在江南道才名久传,我是比不得的。”

许奉安见不得自己的好兄弟长旁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将那篇文章放下,冷笑一声说:

“不过一篇文章罢了,那些文人为了攀比,什么手段使不出来?要我说,他来了咱们庐陵书院,连十四岁的小丫头也比不过。”

谁都知道他说的是谁,有人转头向那窗边看过去,只看见踩在他们头顶这么久的孟科首在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

一直没吭声的墨怀袖突然笑了:

“我还以为你是要说自己比旁人强呢,结果也是借了别人的声势,既然要借声势就低头缩脖子,怎得还显出你来了?”

“墨怀袖,我与我兄弟说话,关你什么事?”

“听闻狗叫,总忍不住骂两句。”

眼见两人要斗起来,古莲娘连忙出声说:

“先将文章看完,再将心得写了,元夫子明日要的。”

顾淮琢看着眼前的文章,却怎么都看不进去。

忍不住向前看向孟月池。

昨日母亲来信,提起他的婚事,他说他有想娶之人,是尧州孟家的庶女孟月池。

他出身望族,身份上唯一不足之处是并非嫡脉,可他的父亲顾仰虽然是顾家庶子,如今身为永州学政,身份上也比孟月池的父亲高出了太多。

写信之前他在心里算了很多遍,孟月池的才名遍传南岭一代,又是薛山长关门弟子,虽然现在还是个庶女身份,可是外面都在传她嫡母没有将她记作嫡女是想把她过继给通政司两道参事柳朝妤。

他娘向来开明,知道了他的心意,总会考虑一番,等他明年省试得中,再跟父亲说起此事,父亲大概也能听吧?

若是还不行……

他身旁的许奉安一贯是个坐不住的,要不是天资聪明?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也不会考为策生,见旁人都在看文章写心得,他看向自己今日有些反常的好兄弟。

“今天晚上我的铁背大将要跟郭隆的蛐蛐儿斗上一斗,你要是懒得写写看看的,不如和我同去?”

顾淮琢将手里的文章翻了一页,看着孟月池刚劲简练的字迹,心中又是一阵潮涌。

到底是何时对孟月池动心的,顾淮琢自己也说不清楚,在她升入常科之前,他们两人的交集微乎其微,旁人说起孟月池,都说她是不吭声的白瓷娃娃。

可自从前年春日孟月池考入了常科,直接入了常科天字班,她突然就变得显眼起来。

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娘子,从蒙学直接跳入常科班,却踩在他们的头上。

在她来之前,他顾淮琢和墨怀袖、古莲娘可谓是各擅胜场,轮流坐科首之座,他本是不将此局面放在心上的。

墨怀袖出身高贵,可她的出身注定了不会走科举之路,古莲娘是穆宗朝的女臣之后,纵然能入科举,前途也有限。

与她们二人平分秋色,顾淮琢心安理得。

孟月池,一个举子的庶女!歌姬之后!竟然能稳坐他头上?!顾淮琢先是惊,然后恨,可不管他如何暗中努力,孟月池都在他的前面。

仿佛一座永远跑不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