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第255章 我的侍女武则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5章 我的侍女武则天?(1 / 3)

如此一来,炒菜做法的泄露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福满楼开了之后没多久,就有不少酒楼也开始售卖炒菜了。

只是他们的炒菜的味道都不如福满楼的好吃。

不仅仅是因为福满楼有秦天的秘方,主要原因还是福满楼炒菜的时候所用的佐料调料都是秘方当中记载的调配的。

像是那类似味精的调味品数不胜数,他们可以学会做法,但那些调料的秘方他们却是偷不走。

不过有些人实在想吃,所以那炒菜的调料也成了福满楼的一大收入来源。

随着炒菜的热度越来越高,不少寻常百姓也想自己在试试。

于是民间对铁锅的需求便水涨船高,连带着各种铁器的价格也跟着一起提升了。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况且李世民还鼓励发明创造,于是短短的几年之见,大唐的钢铁产量突飞猛进。

技术上的进步其实并没有太多,只不过冶炼钢铁的厂子和地方多了,那铁价自然也就便宜了下去。

投入到冶炼行业的人越多,冶炼技术突破的难度也就越低,突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过这些和秦天都没太大的关系,他最近对自己的邻居很感兴趣。

这当然不是因为自己的新邻居是个带着小萝莉的寡妇,而是因为这个小萝莉不仅长得漂亮,而是十分聪慧。

最重要的是,这小姑娘姓武。

这让秦天联想到了某個出名的人物,但秦天无法确定此人到底是不是他所以为的那个女帝。

原因也很简单,秦天并不知道女帝的名字。

确切的说,历史的大部分女子其实都是无法留下自己的姓名的,大多都只能留下一个姓氏,诸如李氏张氏王氏之类的。

只有极少一部分女性,功劳极大,而且又恰巧足够幸运,如此才能在史书当中留下自己的姓名。

武曌也有着自己类似的经历。

翻遍所有的史书,你竟是无法从任何历史的有关记载当中找到一丝一毫有关武曌早起姓名的记载记录。

武则天的则天是她在神龙元年退位之后,由他的儿子给其上的则天大圣皇帝尊号。

而武则天则是在临死时遗制:“去帝号”。

当然,这个所谓的去帝号到底是不是她本人所发布的,那就犹未可知了。

总之,在此之后她便谥“则天大圣皇后”。

于是之后她便有了则天后这个称号,后人也多以武则天的名字来称呼她。

而在这之前,武则天也曾经亲自给自己改名过,取名武曌,意为日月凌空,光被天地!

不得不说,敢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武则天当真是狂到没边了,她也的确是有狂的资本。

顺带一提,她死了之后,武曌自创的许多字,包括武曌的曌字,都被废除。

只不过后人还有人以武曌相称,于是武曌的曌字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至于更往前的名字,没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在登基之前到底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关心她叫什么名字。

史书上的女性那么多,又有几个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呢?

武曌也不例外。

所以几千年过去了,即便是秦天是来自后世之人,他其实也并不知道武曌的本名到底是什么。

不确定归不确定,秦天还是对这个名叫武梅的小姑娘很有好感的。

小姑娘足够聪明,足够懂事,十分乖巧,从来不会做惹人厌的事情。

秦天和武梅一家相识源于武梅的一场大病。

其实只不过是稍微有些风寒感冒罢了,只是小孩子的体质比较差,抵抗力比较弱,又没能得到及时就医,这才差点没命。

好在他们就是秦天的邻居,秦天及时出手,武梅这才得以留下一条性命。

自那以后,武梅便时常来家中拜访,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也时常会送给秦天一家一些吃食物品之类的东西。

两家人渐渐地熟悉了起来之后,武曌便经常跑来找沐春和灵夏一起玩了。

武梅尤其喜欢喝沐春坐一起读书。

沐春所看的书都是世面上难以见到的书籍,一部分是秦天自己闲来无事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她自己抄录下来的。

总之,书籍当中有不少的内容都对武梅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和沐春在一起的时光也让武梅学到了很多,她那本就不太牢靠的三观就在此时被无形的扭转重塑。

秦天并不在意,在他看来,一个小女孩读了书,其实也并不能做什么。

他只是十分喜欢这个小女孩的学习态度。

之后的慢慢了解之后,秦天也知道了为何武梅会随着她的母亲杨氏一起来到这长安城定居了。

说来也简单。

武梅的父亲其实是个生意人,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在河东的时候,多次在武家留住,二人因此结识。

后来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当时便是武梅的父亲做主,曾资助过钱粮衣物。

等到唐朝,武梅的父亲便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