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3 章(2 / 5)

后来吐蕃趁机将小勃律占据,还逼迫周围二十余国归附吐蕃,把对外扩张的触角渗入中亚】

天幕讲述时,突然展出一张舆图:【面对吐蕃的势大,大唐十年间换了二个安西节度使,都无法收复勃律土地,直到高仙芝出现】

“快,给朕临下!”李隆基腾身而起,望着天幕上详细的舆图激荡不已。

太详细了,山川、河流、地质状况...他满目痴迷地望着这幅中亚舆图,有此图在他就能更好控制西域中亚。

按天幕所列,明岁吐蕃就会与阿拉伯帝国共击拔汗那国。

如今他晓得天机,那...李隆基眼眸微眯,面上透出微妙的笑意:

拔汗那国是汉朝

乌孙国的后裔,自来归附大唐对朝廷态度甚恭,既然他知子国会被敌人攻击,作为天父的他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他回身踏上御阶,一步步地走到最高处,居高临下道:他在何处?

?南漳的作品《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如今大唐安西四镇并不平稳,所调军将中并无高仙芝名讳,一生间百官竟是面面相觑。

几息后宰相姚崇出列道:“或许高仙芝还未显名军中,不被朝廷所知。

待天幕讲述完毕,想必也能知他来历。”

唐玄宗随意点点头,看向天幕的目光中,终于有了几丝温度:好歹对他有几分用。

而不是总透露安史之乱,暗指他为君不正,使大唐跌落深渊。

哼!他李隆基是开创大唐极致盛世的人,岂会做让人摸不着的‘玄宗’?

【高仙芝远征勃律国,一共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行军一月。

高仙芝率部从安西(库车)出发,一月后才到达塔里木盆地的西南角疏勒(新疆喀什)。

第二阶段:地狱行军两月。

从疏勒休整几日后,大军经过雪山,爬过海拔四千到七千米的帕米尔高原,转过碱池地,经历两月到达五识匿国(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的界河--瓦罕河)。

第二阶段:在勃律国范围内悄悄行军一月。

为隐匿军队,高仙芝把军队一分为二,派分别从北、南中二路朝勃律国要塞‘连云堡’行军】

天幕上放着一群身穿大唐军服的士卒,扛着兵器牵着马,艰难地走在逼仄峻峭的山路上,突然天气转变大雪纷飞,遮挡眼前视线,有士卒不慎,摔落悬崖尸骨无存。

画面一闪,军队在烈阳下甸甸行走,突然间就有士卒倒下...又有士卒生病缺少医药而亡...

刘彻轻叹:“原来仲卿在外行军如此艰难,朕赏少了。”

卫青听着哭笑不得:“陛下,汉匈战场在漠北漠南,不在冰川高原。”

他说得很对,但他的陛下表示:不听不听,朕觉得爱卿行军艰难就行了,反正朕后期要重赏。

想到重赏就联想到未来李利广率军远征大宛,最后只得几千人败归。

想到这刘彻就心疼难忍:他的兵,大汉能打匈奴的兵,就这样折损在路上,心痛啊!

李利广该死!

同样是远征,瞧瞧高仙芝,人才啊!

他眼目灼灼地望向天幕,像情人般看着高仙芝:将军啊!来大汉吧,朕需要你!

可惜他的将军身影淡去,天幕影像停留在连云堡地势上。

还未等他细看,就听到卫青赞道:“好一座连云堡!”

此堡筑在山上,东南西二面皆是陡峭山崖,而北面又有河流做屏障,地形之险,难以攻克。

卫青转过头问霍去病:“去病,你是高将军,该当如何?”

已观察许久的霍去病立马道:“偷袭!”

远征军人顿马乏,又在

() 敌军眼皮子下,除偷袭无其他战胜之法。

只是不知道高将军是否用此法

可惜天幕没有为他解惑,而是继续按照自己意志说了下去:【第四阶段:攻打勃律国城池。

拿下连云堡后,唐军终于能进攻小勃律国城池。

但攻打前,还得翻越横陈跟前的冰川——海拔近五千米的坦驹岭。

然后再从长达40里的悬崖峭壁上下山,才能到达小勃律的城池阿弩越】

陈雪叹了口气:【高仙芝那里是去伐吊罪民的?

分明是率领唐军集体当攀岩家去的,历史上能做率军翻截越雪山的,只有汉尼罢和拿破仑。

这次远征小勃律,是头挂腰带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远伐。

但凡中途士兵士气崩溃,或是得了大面积感染病,中亚路上就会多出万具白骨】

武则天静静地听着后人讲述,直到天幕展出一张削直陡峭的冰川,才赞赏道:“高仙芝能领兵万里,不惧艰险攻打小勃律,有大将之风矣。”

她转过头慢慢地忆着往事:“前些年武威军王孝杰率军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没想到后世安西还是不安宁。”

为了巩固安西疆域,她特意遣军二万常驻四镇,方将安西形势稳定下来。

狄仁杰出言建议:“上月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